登陆注册
1147000000021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

当各个艺术门类和样式在观众心理需要中获取自身本质时,那么,这些门类和样式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段的来源,也就更清楚了。具体的艺术表现,是观众审美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存在。

这一点,历史上很多艺术家已经看得很清楚。

席勒曾经指出,一切艺术的基本形式,由接受者的需要决定。因此,悲剧的形式,就是引导观众达到同情和感动的最佳形式。

这就把一个具体的艺术形式问题,也放到了观众心理的基础之上。

古罗马的贺拉斯曾经说过,艺术除了内部结构外,还要有魅力。这就把作品形式和作品效果分离开来了。在席勒看来,结构本来就应取决于“魅力”的需要,而不是在结构既成之后再加添一些什么感染性的色素。

戏剧的其他因素也是同样,无一不与观众的心理直接相关。

例如,考虑到观众在欣赏陌生事物时的审美心理特点,剧作家在编写古代题材的剧本时,一般需要采用有头有尾、紧凑明晰的结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急速地让观众看懂,是观众产生兴趣的前提;相反,考虑到观众在欣赏熟习的事物时的审美心理特点,剧作家在编写具有充分现实性的剧本时,不妨可以采取散陈杂处、开阔展览的结构方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过于清楚地重述观众熟悉的一切最易产生厌倦,而故意的散豁和简略倒能调动观众的切身联想,补充剧中空白,产生审美快感。

又如,除了席勒所说的悲剧形式出自于观众同情别人、感动自己的心理需要外,连每一个悲剧表现手法,也直接对应着观众的心理依据。德国美学家里普斯曾经揭示过悲剧表现手法上的“心理堵塞”法则,

就很有见地。他说:

灾难加强价值感,是根据一个普遍法则实现的。我通常称之为“心理堵塞

”法则:一个心理变化、一个表象系列,在它的自然发展中,如果受到遏制、障碍、隔断,那么,心理运动便被堵塞起来,即停滞不前,并且就在发生遏制、障碍、隔断的地方,提高了它的程度。

其实,如所周知,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哲人指出某些悲剧表现手法中对应着观众“心理净化

”和“心理突转

”的需要。

可见,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法,都能在审美心理上找到原因。离开审美心理原因来侈谈各种艺术法则,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如果说,制定艺术法则是历史上许多艺术理论的主要使命,那么,审美心理学则要求这种法则重新获得实证。不顾审美而设计美,本已非常危险,再把这种设计抽象成法则,当然更加危险。

对于这个问题,近两百年来人们有过很多次痛苦的反思,而反思的结论则是返璞归真。究竟应该信任审美心理还是艺术法则?大家渐渐明白。

19世纪70年代中期,小仲马的《私生子》重新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一位评论家细致地分析了剧中每一个关节,认为这个戏的编剧技巧已达到玲珑剔透、精巧绝伦的地步;这些经他总结的法则,放到任何一出戏中都能见效。左拉也去看了这出戏,他在著名的《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一文中引述了那位评论家的见解,自己没有作什么理论上的反驳,只是简单地指出:“观感相当冷淡。”如果我们比较相信左拉的观感,那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脱离审美感受的技巧理论之可悲处,在于它们对一出很不好看的戏也可能完全适合。

左拉相信自己在剧场里的审美感受,而那位评论家则只相信某些技巧法则,并让法则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堵塞得既麻木又单一。幽默大师萧伯纳嘲弄这样的人说:“他们就像那些闻惯了大蒜味的农民,一旦你给他吃不带大蒜味的食品,他们硬说没味道,说那根本不是食品。”

从1867年开始,巴黎《时代》日报以三十余年不间断的恒心,每星期刊登同一个记者的一篇剧评。天长日久,这个记者也就成了当时法国戏剧界举足轻重的大权威,他就是萨赛。有不少青年,总以为萨赛是根据几条“戏剧通则”写那么多剧评的,于是便悉心在他的剧评中寻找、归纳,并依据归纳的结果编写剧本。萨赛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我孜孜不倦地阅读您阐明戏剧通则的副刊;如果您赏脸读一读我的稿子,就会发现我是力图符合您制定的那些富有见识的法则的。”其实,萨赛何曾制定什么戏剧通则?他于是发表文章澄清,并告诉人们:美学家不是神学家,而是化学家

神学家手捧先验法则宣道,化学家埋首作细致分析。在艺术领域,“神学家”以几条通则来框范各种艺术现象,“化学家”则具体解析着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许多高水平的艺术家虽然未必已进入观众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但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

观众心理学,是研究观众在接受状态下心理活动的程序和规则的学问

。在创作学上,它揭示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潜在原理”

“潜在原理”的命题,就是萨赛提出来的。

美国学者布兰达·马修斯曾这样介绍萨赛在这方面的观点:

萨赛宣称,他无意去表述什么规则,颁布什么准则,也无意去臆造什么法则或提出什么条规。他自己打算要做的,就是找出戏剧创作的潜在原理

,无偏见地尝试着去表明戏剧的真正依据。他发现这真正的依据就在于这么一个事实:演戏一词就包括观众的见解在内,我们不能设想一出戏可以没有观众。表演、布景、服装、舞台、灯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没有,唯独观众是绝不可缺少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创作出来是为了给聚集成观众的很多人看的,这就是它的本质,这就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

观众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戏剧艺术必须使它的手段和这个条件相适应。例如,由于几乎不可能接连两三次都招徕同样的观众,更由于观众不能一直坐好几个小时而保持兴趣不衰,所以剧作家必须设计出一个情节,必须浓缩他的故事,而只涉及描写其中最有趣的因素,删去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又由于观众身份各异,所以艺术家必须涉及人类天性有感染力的主题,避开那些吸引力有限的题材。

因此,观众心理研究,也就是艺术创作潜在原理研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万里星辰都是你

    万里星辰都是你

    男女主一次偶然再相遇,就一眼万年,满眼爱意由始至终......爱恨情仇贯穿他们的一切,后来生活跌宕起伏,他们在起起落落中去爱去等待......
  • 清王朝的覆灭

    清王朝的覆灭

    一个甲午战争后的小草民,遭冤枉,下死牢,意外被救,不意间获得了父亲留下来的一本兵书,入帮会,灭清兵,三合会的白扇,乞丐国的国王,魔天神教的副教主,参加了十次武装起义,显神威,处处彰显用兵有道,步步上扬,弘扬一个平民的人道,爱情、亲情,手心手背无奈何。一幅南方风情的长轴画卷,一部热血书写的革命史诗,一生的爱情追求乱世情怀,革命派与保皇派到底是敌是友,派系斗争,江湖矛盾,尔虞我诈,谁主沉浮,香山三宝,最后宝落谁处,一个战士克勤克俭,坚守终生的信仰……
  • 我在鬼校怂三年

    我在鬼校怂三年

    少年楚逍,中考失利的他反倒收到了国内知名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是巧合还是另有目的?知名高校没有传统的课程,反倒处处透露着古怪——荒谬的课程,古怪的校长,神秘觉醒的力量,以及各具性格同学。小鬼乱世,封印千载的鬼族破封而出,曾经的霸主再现尘世,一群各具能力的少年又该如何面对……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百年玉树闹临风

    百年玉树闹临风

    描述在一个古老的小镇里有着一百年恩怨和仇恨的吕、穆两户人家,一直闹到了现在,后来因为两家的子女的恩爱和真情感动了两家,最后吕、穆两家的恩怨和仇恨也放下了,两家也成了亲家的故事。
  • 六御弟子

    六御弟子

    关于最强宗门六御道宗青年一辈的一次大讲集会。
  • 不息器灵

    不息器灵

    吴言和孙哲,刘铭一同穿越到了器灵的大陆。在鬼安学院度过一切。风竹大战,千年重演。回到当下,重修修为。最终决战,一触即发。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秩序枷锁

    秩序枷锁

    流星导致文明被毁,秩序坍塌,进化之门也因此开启,进化后,动植物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进化,生存环境变得极其恶劣。为了生存,幸存者开始抱团取暖,聚居地因此形成,人类的黑暗时代也由此拉开帷幕。为抢夺利益,各大聚居地之间大打出手,纷争不断,平民倍受战火洗礼,生活苦不堪言。困境中,一支由进化者组成的神秘组织悄然出现,他们呼风唤雨,飞天遁地,更有甚者,还能通过精神意志操控元素之力,能力简直神鬼莫测,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