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400000037

【原典】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1〕;若起思量,即是转识〔2〕。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3〕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4〕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5〕。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6〕,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7〕?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8〕,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荣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霑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

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9〕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10〕。”

又问曰:“正法眼藏〔11〕,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12〕,口里须餐〔13〕,遇满〔14〕之难,杨柳为官〔15〕。’”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16〕,昌隆法嗣〔17〕。”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18〕,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19〕,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自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复说偈曰:

兀兀〔20〕不修善,腾腾〔21〕不造恶;

寂寂〔22〕断见闻,荡荡〔23〕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

“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24〕。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同类推荐
  • 丹仙在都市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以写恐怖小说为生的作家“周德东”遇到了一个四处冒充他的人,冒充他给文学爱好者讲课,冒充他做好人好事,冒充他去见“周德东”的朋友,甚至冒充他蒙骗他的母亲和太太,“他”在一步步的吞噬“周德东”的社交圈,他是一个极其完美的复制品……“周德东”再也无法忍受下去想把“他”杀掉的时候,却发现那把三角工具刀插在了自己身上……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小说本意至此“哗”然而出。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这部报告文学集从着手编辑到初步决定付梓,已艰难地度过三个春秋。几次改嫁,几经磨难,由初时的黄花少女几乎已成为半老徐娘。但或许“仁颜”犹存,或许好事多磨,这次在中国妇女出版社的支持下又得以罩上了“红盖头”。然而,当捉笔写这篇后记时竟又战战兢兢。因为:中国的事儿多变。上溯一年又一个月,那时还戎装着身,在部队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曾以为不把持一个出版阵地出书难;谁知而今已在出版界加盟,出书也决非易事,难怪作家们为当今出书之难惊乎!嗟乎!
  • 红金鱼

    红金鱼

    中国南粤的海陆丰地区,在这块灼热杂乱的土地上,一个天生拥有超群记忆力和爆裂天性的少年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随着时代变革而没落的宗族势力,离开了从小玩耍的龙门河,满嘴尖牙的小红金鱼带着父母的心愿游向了河外的浮世绘天地。这个像极了中国版漩涡鸣人的疯狂少年从不去计划未来,他在著名的丹木理工大学结实了三位同样人渣属性的好友,他在浮华的娱乐之都与偶像巨星开始了多年的羁绊,他在宁静的创业小城找到了一生所爱。终于直到三十多岁时,在太平洋的彼岸,在天使之城洛杉矶,他告别了所有的故人与回忆。从一个杀马特少年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英雄,金豆豆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帝国改变了科技世界。在成为人父之后,在同伴们一个个悲伤消逝之后,金豆豆放弃了一切返回了南粤的家乡,可十多年来都不知情的他竟然一直与一些崩坏的秘密相交集。龙门河里的红金鱼,回到河里了......
  • 真假慈禧

    真假慈禧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阴霾笼罩北京城,慈禧、光绪仓皇出逃。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一年后,窒族从愉安一隅的西安返回北京。与这次西遁和东归相伴的,是恐慌、惊悸、狼狈、屈辱、惆帐……
热门推荐
  • 今生为你而来

    今生为你而来

    初中时刚开始接触张爱玲小说的李青儿,极其信奉她的爱情信条,始终相信: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而王羽航便是那个她于千万之中遇到的那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年少的我们曾以为,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会在一起时,竟也听不见风中的叹息。谁又知道爱是什么,短暂的相遇却念念不忘,用尽一生的时间竟学不会遗忘……
  • 重来:如果与明白

    重来:如果与明白

    当你有幸机会看到了一路走来的走马灯,你却改变不了人事变迁,不妨好好回味以前。走马灯结束后不妨好好再来一次,一路的颠沛流离,与最后的相遇。又是重新的开始,在未来还未发生的日子里,多跟他(她 )见见吧。一切都会好的,对于自己的未来不要留下遗憾。就算留下了在努力一次吧。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校霸的小学神有点萌

    校霸的小学神有点萌

    表面清冷内心逗比的校霸VS又软又萌的小学神全书无虐,放心入坑,冲冲冲江市一中新转来了一位太子爷,听说是一中史上最牛的教导主任也不敢惹的人物。传闻这位太子爷不近人情,不学无术,打架更是不要命一样,迅速成为了一中的扛把子,所有人见到他都要低着头路过。突然有一天,江祁发现这个被他救过的一中小学神好像有点不太一样,胆子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却一点也不怕他,用最怂的语气说最狠的话,用最无辜的眼神让他缴械投降。童程澄:“江祁,你作业写了吗,老师说这个作业每个人都要交的”江祁看着眼前这个梳着齐刘海,还有一撮呆毛没有摁下去的小学神,笑了笑抵着后槽牙好像……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纯阳丹尊

    纯阳丹尊

    武炼纯阳,丹逆八荒,诸天万域,我为主宰!庶子牧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块神秘板砖,从此踏上了武道通天之路。
  • 龙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

    龙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

    人生像漫画一样,成为一个强大的代名词,在这过程中做出的牺牲,和血泪真的值得吗?当作为人的痕迹正在逐渐消失,是唤醒人的样貌还是随波逐流,这都是未知数。
  • 西游乱世神话

    西游乱世神话

    继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成佛后,佛教妄图一统三界,释放出了被压制万年的魔族,妖族不甘被欺多年,与道教联合一起对抗佛魔
  • 重生必然要撩汉

    重生必然要撩汉

    上一辈子活的朝不保夕,好不容易重生成了一个吃喝不愁的大家小姐吧,还被迫成为了一个不受待见的王妃?还有个绿茶婊成天找茬?这日子没法过了!离婚!我得去寻找我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