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00000328

第一百零五章 抉择

时光这东西一晃便过去,转眼就入了春,只不过西北之地寒冷,依旧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站在长安城头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与寒冬腊月无二!稍稍有些差别的是长安城的东门之外有一条黑中泛黄的“巨蛇”从城东门口蜿蜿蜒蜒的向远方延伸着,一直通向天际的尽头。

这“巨蛇”乃是官道,是车骑将军张温命人清扫出来的,为的是上使带着皇帝陛下的诏书这一路上能够走得顺畅一些,早日到这长安城中。但其实张温自己也清楚,光靠着人力扫雪,还真能将西京到东都这绵延万里的官道给扫干净咯?就光是这长安城门外的这一段也总是今天扫了明天又被雪给盖了,后天又得重新再扫。但纵使是这样,心中也算有个安慰不是?给陛下的奏章可是入冬时送出的呀,现在都到了春天了,却还是音信全无,这叫人怎不心焦?!

扫雪的兵士也是理解车骑将军的苦衷的,再说去往洛阳的奏章也是为了救大伙儿的命不是?不然等天热了,雪化了,羌胡叛贼们再次杀上来时,那可就真要呜呼哀哉了!所以,纵然这雪是今天扫了明天又盖了,一众的兵士还是不知疲倦的扫着。当然了,这话又说回来,兵士们也不傻,也知道这官道上的雪是扫不光的,仅仅就是为了给车骑将军大人,也是给自己在城头上站岗时放眼望去留个心里安慰,所以这雪呀也就仅仅扫到了张温的目力所及之处。

总算,在一个大晴天的早上,天际的尽头的官道上远远的又几个小黑点在那里蠕动。一开始张温还以为是自己看花了,整个冬日日日都要站在这城头对着东面眺望好久,天气阴郁甚至是下雪之时,张温总是在心中暗自咒骂这鬼天气,尽管平日里以大儒自居的张温极少骂人,而艳阳高照的日子那白花花的太阳映照在白花花的积雪之上,泛起一大片白花花的光芒,总是耀得他两眼发花,这么一个冬天下来,以至于平日没有对着太阳在看别的东西时,眼前也总不时的会有几个黑点跑出来晃荡,而站在城头眺望之时看花眼那是时常有之,所以这一刻张温以为自己定是又看花了。

“大人快看!大人快看!”

说话的是张温边上的贴身侍从,尽管张温此时的身份“车骑将军”,但侍从叫顺了口,依然把他叫成原先在东都朝中日日伴着皇帝陛下的司空张温,张大人!

而这么叫的还不止这侍从一人,军中的将士也多有这么叫的,刚打了败仗之时,张温还有些恼,“叫‘张大人’而不叫‘张将军’,难不成你们都认为我真是不会统兵打仗的书呆子么?”不过,张温终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当时没有发作,时间久了也就知道军士们这么叫并无讥讽之意,只是自己打败了仗心里再作怪罢了。因此这会儿侍从叫他“大人”他也并不在意。

侍从一叫,随后城头上站岗的兵士也都跟着叫了起来,张温这才知道这一次自己真的没有看花眼,东面来人了!

当然来的到底是不是信使可还是不能够确定的,但张温这时心中早已乐开了花,也顾不得分辨,手舞足蹈的跑下城楼去,命人打开了城门就跑了出去迎接,守城的牙将大叫不好,一面派人去通知参军从事孙坚等人,一面追着张温出城,口中大喊着:“大人~敌我不明,不可轻出啊!”

张温道:“定是上使无疑!尔等快快随我出城迎接!”

牙将见劝不住,只好退而求其次,对着张温谏言道:“大人请换上铠甲出城!”

张温回头微愠正色道:“迎接上使又非迎贼,顶盔贯甲成何体统!”

牙将无奈只得紧紧的跟在张温身后,心中则不住祈祷着,就算前面来的不是东都的上使,那也千万别是羌胡贼盗,只是过路的行人便好,不然保不住车骑将军,那自己的那脑袋可就也要搬家了!

好在,牙将担心的事情终没有发生,而且东面官道上来的还真就是东都来的信使。

另外,在张温赶着与信使碰面之前,参军从事孙坚也领着城中一干将校赶到了张温的身边,而那信使不明其中原委,只当是张温对自己是礼遇有加,不但扫雪数十里,还亲自率着平叛大军一干将校出城数里相迎,这可是在举国上下的那些刺史、郡守那里都难得享受到的隆重大礼,想不到这身为平叛大军统帅,手握重兵的车骑将军竟对自己如此的礼遇,又怎让这信使不感激涕零?

再者,张温久混于朝堂之上,也颇通人情事故,当知晓这送信的上使乃是中常侍张让门下之人,更是给足了一路上的“辛苦费”、“酒水钱”,再给张让也稍去了一份重重的厚礼,信使得了好处,回去自然在张让面前大说张温的好话,而张让受了礼自然又在皇帝刘宏面前大赞张温,这让张温以及他麾下同他一起西凉平叛的一干将领们日后又免去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东都传来皇帝陛下刘宏的诏书倒是终于遂了张温等人的愿,非但未追究平叛失利之责,还表彰平叛大军抗击边章、韩遂有功,封董卓为都乡侯,食邑千户;升孙坚为佐军司马。另令破虏将军、都乡侯董卓自接到诏命之日起,弃守郿县,率所部人马回驻长安城。

送走了东都来的上使之后,张温便再次派人将皇帝陛下刘宏的诏书,以及那都乡侯印绶一并给赖在郿县不肯回来的董卓送去,望着那信使远去的背影,长安城中的一干官员将校无不松了一口气,眼下的这燃眉之急应该总算是可以解了吧?

只是在众人都笑逐颜开之时,那张温的眉头却再次渐渐皱紧了起来。

身边张温的布衣挚友张玄笑问道:“燃眉之急已解,人人笑逐颜开,伯慎(张温表字伯慎)又为何独独蹙眉?”

张温苦笑着反问道:“燃眉之急解了么?”

张玄故作疑惑道:“难道还未解么?东都的诏书可都是依明公之意而写呀!”

张温哀叹道:“中原黄巾祸乱刚平,西北叛乱又起,而今平叛屡屡受挫,贼势一日盛于一日,将士捐躯于疆场,百姓饿毙荒野,温受陛下重托,领着车骑将军一职,食君之禄,却上不能平叛以报陛下天恩,下不能讨贼以救黎民于水火,唉!”

张玄哈哈大笑手指着张温说道:“我当何事?这等小事亦足忧乎?”

“小事?!”看着张玄那嬉笑的模样,张温纵然度量再大,也不免动了怒,不过他转瞬一想这张玄乃是忠孝节义之人,称之为国士亦不为过,如此之人又岂会分不出轻重,将这事情当儿戏跟自己开玩笑?定是有心有高见!

于是又立刻收了脸上的愠色,拱手问道:“处虚(张玄表字处虚)可有高见?”

张玄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说道:“车骑将军之前,草民岂敢有高见?”

不待张玄说完,张温就一把扯住了张玄的手说道:“处虚莫要说笑,我数次以礼相辟你都不肯出山,如今倒来挤兑我,若有妙计速速教我,莫要私藏!”

张玄轻声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

张温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环视四周见城头之上的敌楼中只有一个兵士在站岗,便带着张玄上了城头的敌楼,打发走了里面的兵士,而后对张玄又拱手道:“此处只有你我二人处虚有何高见速速说来。”

张玄正色道:“天下寇贼云起,岂不因黄门常侍无道之故故乎?今明公总天下威重,握六师之要,如能引兵向东诛斩宦官,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悬,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边章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

张温闻言大震,良久方才缓过神来,叹道:“处虚,非不悦子之言,然吾自顾恐不能行,如若事败,吾将为乱臣贼子矣!如之奈何?”

张玄凝视张温良久,大叹道:“事行则为福,不行则为贼。今与公长辞矣。”

说罢,摘下腰间的酒壶,拔开壶盖便要喝。

张温大惊,忙上前一把抓住张玄的手,将他手中的酒壶夺了下来,说道:“子忠于我,我不能用,是吾罪也,子欲寻短见却又是为何?且今日之事出子之口,入我之耳,又有谁知?”

张玄听罢又是一声长叹,拱手拜辞,而张温也不挽留,任由其离去。

张玄走后,张温依旧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张玄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太有道理了, 天下祸端皆因这些黄门常侍而起,陛下亲小人而远忠臣,多少贤良被害,多少生灵涂炭,如今社稷有倾覆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怎奈……唉!如若举事,败了自己死不足惜,可那九族的亲属……

张温不敢再想下去,冷汗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衫滴落下来又在地上结起了一朵朵的冰花,他望着西边的天际,灰蒙蒙的乌云层层叠叠的压了过来,又要下雪了……

注:张玄劝说张温诛杀黄门常侍之事发生在洛阳,张温出征西凉平判之前,因故事情节安排原因放到了此处,详见下文张玄小传。

同类推荐
  •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永乐末年正逢乱世之秋,混入锦衣卫的他举步维艰,掩藏一个惊天秘密为与养父共辅明君,险象环生与兄弟共进退,暗潮汹涌的官场之中尔虞我诈,他步步为营、以身犯险,不惜一切!与挚爱一路艰辛,携兄弟浴血抗争,力挽狂澜于大明门,且看锦衣三少如何执掌风云成就一世功绩!谱写一段属于他的传奇……推荐自己的另外两本书《陆鼎记》《熊渝记》桥那谢谢!拜托收藏啊!谢谢!新书《熊渝记》,续写古龙残稿,谢谢捧场!
  • 朱灿的唐朝生活

    朱灿的唐朝生活

    这是隋末唐初的乱世,那个传说中《西游记》曾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神仙,也没有妖怪,有的只是人!当传说与历史交汇,两世为人的朱灿这才发现,神话故事中的满天神佛和妖魔鬼怪都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活生生的人,有无敌的高手,有绝色的佳人,有生死与共的兄弟,也有不死不休的仇寇!天下一统,佛道相争、北伐突厥、玄奘西行……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时,朱灿的选择是做那挡车的螳螂,还是驾车的御者呢?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没有穿越,只有精彩的历史!五代十国也就五十多年的事儿,但比三国还要精彩。在这里,大家可以认识一些诸如李克用、朱温、李存孝、李存勖、郭威、石敬瑭等很有看点的历史人物……用《明朝那些事儿》的文笔,描写不输于《三国》的精彩!
  • 斗宿传之五镇六绝

    斗宿传之五镇六绝

    南宋末年,元军南下兵困襄樊,三位将军临危受命,求助于五镇六绝。昔日禹王后裔各具奇能,却不同心性,为夺禹王之密,明争暗斗,各施手段。三将军卷入其中,得逢这场风云际会,狮子寨七星结拜,殿帅府父子反目,六合塔药尊丧命,首灵寺蛊灵施威,璇玑战风麟,南火斗西金,只杀的山崩裂,两败俱伤,雨纷飞,生死离别,惊雷震,天理昭彰,飞灰灭,烟消云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龙争虎斗,一幕幕机关算尽的阴谋诡计,皆为了那一段守护千年的禹王之密~~
  • 扫水浒

    扫水浒

    《扫水浒》,又名《扫水浒传》,都头郓哥著。金批本水浒续书,共五十回。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整理并参考了历史上关于宋江起义的诸多零星史籍文献记载(正史典籍、文人笔记、墓志铭等)、民间传说、近现代相关水浒研究著作及论文等资料,加以合理想象,力求还原梁山泊大聚义后由盛转衰及梁山好汉归宿的全过程,为读者呈现出了梁山大聚义后,基于历史材料的另一种发展可能性。
热门推荐
  • 步生莲

    步生莲

    #小禾开新坑了,《误拐狐狸乱青丘》求围观……http://520yd.com/book/520yd.com#她为了他,舍弃十四万年的修为,只为常伴他的身边,拾取他的一颦一笑,而他心系洞庭湖畔的那个孩子;她为他,放弃神族的使命,罔顾灰飞烟灭的下场,凄然一笑,跃下诛天台,荡平妖魔,曾经的曾经,她是那么想着的,这世界,原没有哪一个人爱他比自己多,而他却辜负了她。。。谁料想,她之于他,却是血一样珍贵的人,这世界,他都不在乎,不论天界还是魔道,他只为她谋划一切,只为给她,一个无忧的世界,他对她的情,早在她的记忆之前,落地生根。。。
  • 岁月长留

    岁月长留

    可能没主角。内容:自由发挥
  • 帝女皇妃:教主求轻宠

    帝女皇妃:教主求轻宠

    父皇曝尸乱葬岗尸骨无存!烽火硝烟,为夺雍帝密藏,四国百万铁骑屠戮皇城。凤凰落架,她却遇他霸道独宠。“乖暮儿,为师想要你做我的女人。”她举剑遥指,他用胸膛抵住她剑尖;她却狠心斩杀他初恋,叫他痛彻心扉。四面楚歌,她与狼共舞。双臂尽废,却与当朝太师称兄道弟。世人皆道谈太师的男宠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她女扮男装,身怀六甲,纵横敌国宦场,斗太后,斩皇亲。金戈铁马,她骁勇出征,疆场无敌!经年之后,她凤霸天下,他,却将寒剑反手刺入她胸口……
  • 鸿蒙:这个大帝有点狠

    鸿蒙:这个大帝有点狠

    缥缈峰,灵鹫宫,宫主虚竹,因渡劫失败,灵魂重生于玄天宗落魄小厮身上。凭借无上功法,一鸣惊人。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高质量猪蹄被她攻略个遍

    高质量猪蹄被她攻略个遍

    凌从安母胎单身,桃花绝缘体,偏坚信能靠后天刻苦努力逆天改命。在惨败于第17个乙女游戏后,竟穿越到游戏档位。美男对她爱答不理厌恶万分,她死皮赖脸纠缠不休。他逃,她追,他插翅难飞。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无名的剑

    无名的剑

    明万历年间,江湖上出现了一位奇侠,他不仅身怀高超的武艺,而且身具世人罕有的特异功能。为报十六年前曾夺取震世之宝(七宝珠)而惨杀家门三十二口人的深仇,他涉足江湖查找真凶,为追回失去的五颗宝珠,故此走遍五湖四海。他心地善良,侠肝义胆,解救疾苦。他深明大义,嫉恶如仇,斩妖除魔。他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红粉佳人为之所爱。他心胸广阔,大度有量,交友广泛。他为扫尽人间不平事,先后打八虎,除十怪,杀二凶,斩三盗······为寻回宝珠,他闯一城,入二阁,上三谷······为救七位老婆,闯龙宫,闹天庭······为了正义,为了家仇,为了爱妻,他与不同势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绿色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