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00000031

第四章 再论战略之争

《明史;孙承宗传》中记述了孙承宗与王在晋关于战略问题的一段辩论,内容如下:

孙承宗问:“筑关在八里内,新城背即旧城趾,旧城之品坑地雷为敌人设,抑为新兵设乎?新城可守,安用旧城?如不可守,则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将开关延入乎,抑闭关以委敌乎?”

王在晋答道:“关外有三道关可入也。”

孙承宗又问:“若此,则敌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关?”

王在晋答道:“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

孙承宗接着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是教之溃也。且溃兵可入,敌亦可尾之入。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籓篱,日哄堂奥,畿东其有宁宇乎?”

最后,王在晋“无以难”。孙承宗“乃议守关外”。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孙承宗认为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沟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王在晋告诉孙承宗,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

孙承宗反驳,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为什么要为他们提供逃跑的便利?

于是王在晋无言以对。

可能有些人会以此为依据,认为王在晋主张筑山海重关是错误的,孙承宗反对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不过,听我往下讲,您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在比《明史》更早、更可靠的《三朝辽事录》里,也有一段孙承宗和王在晋关于战略问题的辩论,在这本书里,“无言以对”的不是王在晋,而是孙承宗。具体内容如下:

大学士孙承宗奏:“臣时执偏见谓经臣议诚然,独是八里为两城,而旧城之坑壕空营当在三里之外,而新城之守卒法当四万。则四万之退步跟将及之,而一不戒,将城下之备尽为我设,北山南水既无旁出,而贼方拥此四万于旧城之下,开关延之不可,闭关谢之不可。将城上之备,又为我设,而城中惊溃无问也。经臣曰:于山建山寨三,以为退守计,而三道关俱可入。盖法云,置之死地而生。经臣言边兵善走也,即杀不能止,况大势散,谁复为杀者。故为两城以固其心,而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臣遂无以应。”

在这篇奏疏中,王在晋在孙承宗的不停追问下,不得不透露出一个秘密:那些品坑地雷和壕沟既是为敌而设,又是为逃散士卒而备的,它们能代替截杀逃兵的督战队进行弹压,实际上就是要将士兵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在晋知道“边兵善走”,而且实战中,兵败如山倒,杀之也不能止,而且截杀逃兵的督战队也会一同崩溃(即杀不能止,况大势散,谁复为杀者)。只有品坑地雷和壕沟能够起到阻止士卒逃跑的作用。

在实战中,只要不开“三道关门”,重城的士兵退守山寨也难以保命,实际上陷于死战的境地。

筑山海重关,一方面能够“以两城以固其心”关键时刻又可轻易将士卒“置之死地”,激发他们的斗志。

但是这个事情又不能让士兵们知道,否则没人愿意去守重城了。

听了王在晋的解释,孙承宗“遂无以应”。

《三朝辽事实录》和《明史》所记载的内容基本相同,关键在最后部分,王在晋回答了孙承宗的问题,《明史》中没有记载。两者哪个比较可靠呢?

《三朝辽事实录》记录的是奏章,《明史》则是根据前人所言编写的。

王在晋“无以难”是别人说的,孙承宗“无以应”是自己说的。

《三朝辽事实录》编写在前,《明史》编写在后,前者不可能有先见之明去回答后者的问题,后者倒是有可能略去前者的内容。

哪个可靠,一眼就可以看出。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明史》更真实可靠,孙承宗的论调也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兵法中确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一种可能性,还有一种可能是置之死地生不了,而是全军覆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双方军事实力以及战略战术安排,把士兵们逼得没有后路就一定能打胜仗吗?

荒唐!

现代的军事强国不仅不把士兵“置之死地”,而是千方百计为他们留生路,有些甚至在开战前要求士兵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最后关头要放下武器投降,这并没影响人心和战斗力,也影响不了战争胜负。

王在晋在山上为逃兵们设几个山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定会导致军心涣散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让士兵们活着回来,继续效力,远比做无谓的牺牲要好得多。

孙承宗认为王在晋设山海重关给士兵留了后路,就否定筑山海重关,没有什么道理。

我们再退一万步,即使给士兵留了后路不好。

但是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或是只有缺点没有优点。兴一利必生一弊,关键在于我们权衡利弊,进行取舍。

战略选择也是如此,筑山海重关即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问题要比筑宁远城小得多。

同类推荐
  • 西晋五十年

    西晋五十年

    自2008年10月起,笔者以大量前人的有关著作为基础,在充分考证之后,详细描述了从曹魏帝国中后期,到西晋王朝七十多年间,司马家族从崛起、夺权、衰落到亡国的历史事件。全书共分为九章,按照章节前后顺序,分别为《司马家族的崛起》、《建立自己的王朝》、《统一全中国》、《打开地狱之门》、《魔鬼皇后贾南风》、《骨肉相残》、《最后的内战》、《国破家亡》、《末代皇帝》。全书每一章都超过11万字,截止2013年1月1日,九章已全部完成。本书是建国以后,第一个用现在流行的白话文描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以及西晋王朝历史的历史力作,对这段时期的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发现了一部分前人没有提到的史实,对其中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合,提出了一部分前人没有提出过的论点。
  • 东界初阳

    东界初阳

    盘古挥斧开鸿蒙,子丑寅卯十二支。清升浓下日月明,星辰环绕万物生。混沌再分三界乱,神鬼妖魔人涂炭。若问世间何为此,须看初阳三界传。
  • 大宋小郎中

    大宋小郎中

    太医院藏书阁一介小书童,获神医华陀失传医典《青囊经》。开膛破肚,治病疗伤,金创圣手救治病患于危难;以医易武,阴阳真火,高武至尊快意恩仇傲江湖;医道入仕,左右逢源,一代良相匡扶正义在朝堂。————————————————QQ千人书友群:335837313期待您的加入!
  • 密十三

    密十三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本书qq交流群如下影魅 78907169饕餮 286376702 商羊 289170357 虚耗 289169806 本有八个群,现在集中一下,希望都加到四个群里,在镜花水月混沌傲因这四个群的观众希望看到后能够转移。
  • 驿马照命

    驿马照命

    本书通过主人公吕奇,与高人研究甲午海战,参加三江口海战,参与刺杀日军高级将领,参加笕桥空战,参加石牌保卫战等一系列抗击列强的战争……
热门推荐
  • 神偷不知

    神偷不知

    不知在一次皇宫盗宝中与程易结下不解之缘。后两人在意外下相逢,不知阴差阳错成了程易的良妾,她自认要做一名优秀的奸细,决心把将错就错进行到底,虎口拔牙才有挑战性。而程易的虎齿也慢慢张开,伺机而动,他决心势必把小刺猬的刺一根根拔光后再拆骨入腹…你以为你的每次行动都无懈可击?猫和老鼠能不能跨物种相爱呢…这一场猫捉老鼠的开场白,注定了相爱相杀的大结局。小刺猬某天有了苦大仇深的烦恼:他是爱这个我?还是那个我?虽然都是我!大老虎无言叹息:采访你下,自己吃自己的醋滋味如何?
  • 殿下,难道好惹吗?

    殿下,难道好惹吗?

    这本小说主要讲了男主绿了女主,但是女主并不知道男主一直在帮助女主,女主被车撞,然后穿越到了一个,男人相妻教子的国家,她成了这个国家的王,最后找到了真爱
  • 沐光而来

    沐光而来

    “原来你也是喜欢我的,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沐宸”“只要是你,我都在,宸汐”青梅竹马的两个人,相互成长 经过各种坎坷,终于成功相守一生。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重生之装逼大佬

    重生之装逼大佬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魂穿后的蔡小天,开启了崭新人生,所过之处,皆是装过的逼,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天不装逼,我浑身难受。
  • 南王独宠软甜小娇妃

    南王独宠软甜小娇妃

    (穿越 逆袭打脸 甜宠 王爷)意外穿成慕府大小姐,却发现爹不疼后娘不爱,长期被人欺压。原主忍气吞声,心爱之人也被同父异母的妹妹抢走。她一定要为死去的慕青青狠狠的出一口恶气。虐渣打脸,靠着自己天才小脑瓜,混的如鱼得水。还成了权倾朝野南王的心尖尖。
  • 太初道域

    太初道域

    修道修心,修神入凡。诸天万道,洪荒乾宇。逆戮天道,太初征神。一剑纵横,一剑创世。
  • 皇家养女初长成

    皇家养女初长成

    有史以来,人们总是遵循着这样的规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若是没机会报,又确实不想与恩人就此缘尽的时候,不论是姑娘还是公子一般都会采取以身相许的方式来续这段缘分。映芳之于师兄,凤芜之于璟钰,婉情之于西风,无一漏网。我?那就更不用说了。经历了多少颠沛流离,遭遇了多少人事变故。年华易老,岁月蹉跎,那个人,是否能守住心中的执念,在初遇的地方等待她芳踪归来,若是他说:“阿音,别怕,我还在这儿......”那该多好......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英雄血巾帼泪

    英雄血巾帼泪

    《不堪乱世,红颜被迫宁落草;乱世重逢,黑白双道尽同胞。山中喋血,巾帼弄潮。》一百年前,倭寇入侵,他们跟着戚将军,杀倭寇,保家国。南征倭寇,北守疆土,传下了一个个不老的故事;一百年后,吴法吴天,长白山强势崛起,二八宿,斗决杀。轰炸京城,决战天下,留下了一首首不朽的赞歌。巾帼初现,月神归天;吴山二子,门下四徒;天地书生,明教教主,落雪仙姬,天山月神。